物候日志:小暑,良知有觉心清凉
发布时间:2023-07-08 11:30:51 来源:凯迪网


(资料图)

今天是癸卯季夏未月之节小暑。四日后将入初伏,五天后则出梅。这既是一年中最湿热的时节之终,也是一年中最燥热的时节之始,这个时候,身体可以忙碌,但心神不能耗伤。

关于心神的修养,古人有心得颇多。

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被誉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的梅文鼎先生著《续学堂文钞》卷三中录有一篇《送仲弟文鼐入城读书序》写道:“境苦乐无常,人心为之也。适千里者百里跬步,适万里者千里门庭,闭户光生,瞻户外屦,惊跋涉矣。夏日中天,行者望扶苏一木,趋而憩之,如清凉国;重檐广厦,铺簟当风,侍者交扇,喘若吴牛。夫一木不凉于广厦,户外不远于千里,心之所存,境从而变,天下事大抵然也。”人所感受到的苦乐情绪既可能被环境所影响,也可以被自己的心情所影响。如在炎炎夏日酷暑中,远行者望见可以乘凉的高大桑树,在树荫休憩一下就如到了清凉国。还有人住在重檐广厦之中,躺在凉席之上,边上有侍者扇着扇子,依旧心焦气喘五内烦热。如梅先生所言,“心之所存,境从而变,天下事大抵然也”。 梅文鼎先生作为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之一,他这段对心性认知的描述,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梅先生继续写道,“夫贵者方以冕组为桎梏,或注意林下;富者方以多财为祸患,而朵颐灵龟。苟其地易,彼此交羡,苦乐庸有定乎?”达官贵人常常将冠冕礼服视为束缚,或追求享受林下度日之悠闲;资财富饶之家往往将财富视为祸患,却喜欢大口吃龟肉。两种身份不同的人有机会交流之时,彼此之间会互相羡慕,那苦乐感受又怎会有定数呢?

“童稚妇女之謦咳,门以外之剥啄,偶接于耳而乱人心者,意相关也;号叫怒詈,鞭笞击斗之纷拿,杂然吾目而无所于动者,于意无涉也,故心有所扰,静乃成喧,及其既安,闹转成寂。”假如孩子和女人之间的轻咳细语,或者门外的敲门声,偶尔传入耳中也觉得心烦意乱,那是与你当时的心情有关;若是嚎叫漫骂、鞭打斗殴的纷乱场景出现在眼前,却也无法触动你的心灵,这是与你心境无关的缘故。所以说啊,心境受到扰动时,再安静的地方也会觉得喧嚣;等你心境安定下来时,再喧嚣的地方,你也觉得寂静。静与闹如此,凉与热亦然。

既然心境如何,环境也会随之改变,那在这三伏酷暑时节,不正是修炼心灵在热恼之时安住清净清凉的好机缘吗?这也是中华传统家训家教中所注重的训练良知有觉之心对境起用之时。

清康熙帝《庭训格言》中也道:“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盖杂念不起,则灵府清明,血气和平,疾莫之撄,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也。”正如上期文中写道,《大学》修身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在对境起用上即是“自省、自律、自觉”,这自省训练的是知性,自律训练的是习性,而自觉则是训练觉性,三者合一即是良知有觉之自性。

惟有做到良知有觉,心地上才能寒暑一如无凉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身心修养真功夫。

标签: